目的
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(Her2)和Split多毛增强子1 (Hes1)在Correa级联反应慢性浅表性胃炎 (CSG)-肠上皮化生 (IM)-肠型胃癌 (IGC)中的表达及IGC发病的分子机制。
方法
运用免疫组织化学 (IHC)法检测30例CSG、41例IM以及135例IGC标本中Her2及Hes1蛋白的表达水平;运用Western blot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-1、人IGC细胞株NCl-N87及MKN74中蛋白的表达水平;观察CSG胃腺体中Her2及Hes1蛋白的分布位置,比较它们在胃腺体小凹、峡部、颈部、基底部、IM、IGC及不同细胞株中表达不同。多组间均值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,事后两两比较采用LSD法进行分析。两组中位数比较采用Mann- Whitney U检验,多组中位数比较采用Kruskal-Wallis (KW)H检验,并采用Bonferroni校正,相关性统计采用Spearman秩分析。
结果
IHC法检测结果显示,与小凹比较,峡部、颈部、基底部、IM及IGC的Her2 (+++)表达降低[1 (3.3 %),0 (0.0 %),0 (0.0 %),4 (9.8 %),10 (7.4%)比14 (46.7%);P均 < 0.05];峡部与IM中Her2的表达居中,均高于颈部、基底部及IGC (P < 0.001);颈部、基底部及IGC中Her2的表达最弱,三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 > 0.05)。与小凹比较,峡部、颈部、基底部、IM及IGC的Hes1表达 (++)升高[9 (30.0%),4 (13.3%),21 (51.2%),39 (28.9%)比0 (0.0%);P均< 0.05];基底部中Hes1的表达最强,高于峡部、颈部、IM及IGC (P < 0.01);IM与IGC中Hes1的表达分别强于峡部与颈部 (P <0.05);IM与IGC、峡部与颈部中Hes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(P > 0.05)。Her2/Hes1在小凹、峡部、颈部、基底部、IM及IGC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 (rs = - 0.794,rs = - 0.300,rs = - 0.834,rs = - 0.921,rs = - 0.258,rs = - 0.528,P 均< 0.05)。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,Her2/Hes1在GES- 1、NCl-N87及MKN74中的表达均呈负相关 (rs = - 0.776,rs = - 0.671,rs = - 0.614,P 均<0.05)。
结论
Correa级联反应CSG到IM最终发展至IGC进程中,Her2与Hes1蛋白呈负相关表达;与小凹比较,Her2随病程进展表达逐渐减少,Hes1的表达适度上调。